时间:2022-09-14 23:03:17 | 浏览:812
近日,湖南湘潭、北京京西、安徽铜陵、贵州六盘水、江西萍乡、广东韶关、辽宁沈阳等七地获四部委通报表扬,上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城市(地区)年度评估结果为优秀。对于铜陵、萍乡和韶关来说,这个表扬显得更为特别——它们仨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力量布局工业项目,形成一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从2007年开始,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它们被贴上了“经济放缓效益低、生态破坏修复难、人口减少素质低、财力薄弱引资难”的标签,城市发展举步维艰。
“成也资源、败也资源”,如何摆脱“资源诅咒”,变不利为有利是所有资源型城市都在思考的问题。安徽铜陵、江西萍乡、广东韶关“逃脱生天”,从资源枯竭的老工业城市走向了优秀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它们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包括有色金属、石油、煤炭等多种类型,它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1-
铜都、锌都、煤都,殊途同归
铜陵,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年。1956年依矿建市,是一座港口和移民城市,也是新中国首个铜工业基地。由于开采过度,铜资源大幅减少,与之相伴的是经济发展缓慢、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民生受困。2009年,铜陵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与铜陵相似,韶关也是有色金属之乡,被誉为“中国锌都”,是典型的资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