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8:52:40 | 浏览:1214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公布2021年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结果,铜陵市再获全国优秀等次,这也是该市第六次获优秀等次。近年来,铜陵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古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
铜陵市义安区境内的叶山林场。陈磊/摄
打造集群,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十年磨剑,这背后是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突围之路。
铜陵是第二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近年来,铜陵坚持一手锻长板,抓住铜、延伸铜,推动传统产业往高端环节走,做强做优首位铜产业;一手补短板,不唯铜、超越铜,推动新兴产业往核心环节走。
当地打造“133”先进制造业集群,涵盖了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1 个首位制造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专用装备、绿色建材3 个特色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新能源3 个具有优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集群,形成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产业梯度互补、深度融合、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加速推动传统工矿城市向现代化宜居城市迈进,探索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转型之路。
走进铜陵经开区内的铜陵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声,看到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只见一卷卷铜箔在精密仪器的控制下有序滚动。“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60 微米,我们的铜箔厚度不到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该公司新材料研究中心总监黄国平表示,他的技术团队正在对提升锂电池铜箔超高延伸率和抗拉强度进行攻关。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数码与储能电池领域,并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头部厂商的供应体系。
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引擎强劲
十年来,铜陵转型升级蹄疾步稳,既有“时间表”“任务书”,又有“路线图”“责任状”,始终保持着有序推进的状态,如今更有活力。
在聚焦产业发展方面,深入开展工业转型升级行动,建设铜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居全省首位。建成全国重要铜冶炼基地,电解铜、铜材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10.5%、6.8%;铜陵有色金属集团业绩创70年之最,跃居世界500强第407位。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铜陵市强化产业链招商,全面加强与沪苏浙城区结对、园区共建等战略合作,大力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半导体、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入列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上市企业,上市企业数居全省前列。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进长江码头建设,铜陵皖中南B型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货值居全省首位。
在聚力改革创新领域,铜陵坚持科技引领创新赋能,深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其中,2021 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2 家,研发投入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分别达3.3%、45.6%,均居全省前列。
此外,铜陵还建成科技创新“国字号”公共平台44 个,成功入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名单,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验收。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获批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联动创新区。全面深化政府管理、开发园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9.8%。
修复生态,提升老百姓幸福感
从“千年古铜都”迈向“智造新铜都”,一个崭新面貌的铜陵出现在世人面前。当地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历史遗留矿山累计生态修复治理率达92.9%,成为全省唯一入江口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城市。
捋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辩证关系,铜陵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得到不断提升。夏日的傍晚,滨江生态公园人气格外旺盛,游客或于江边散步,或在跑道上锻炼,或沉迷江边美景……如今,铜陵滨江岸线成为市民乐享美丽生活的场所,也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品牌。望着微波粼粼的江水和清新整洁的江岸,家住附近的市民曹芸连连感叹,“想不到曾经的脏乱地,如今变得这么美。”
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随着转型的深入和推进,如今,铜陵这座老工业城市已经自传统产业困局中突围,创造出新的发展优势,不断迸发出令人振奋的新气象、新活力、新动能。
手执“妙笔”,书写“华章”。铜陵转身,必定精彩。“我们将乘势而上,推进6 类18 项工作任务,滚动推进100 个重点项目。”铜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提质扩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补短锻长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内外兼修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生态优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走出产业转型新路。
朱敏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黄山西海大峡谷网红小火车(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蔡季安)又是一年开学季你准备好了吗?不负韶华,马上出发!来黄山,用一场旅行迎接崭新的开始吧▍▎▏开学第一站在诗画里寻觅另一个自己日子虽然平淡,好在我们足够喜欢。开学第一站,走,去黄山!黄山宏村
安徽宣城龙川景区龙川旅游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东流,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安徽阜阳八里河风景区主园区有“世界风光”,“锦绣中华”、“鸟语林”,“碧波游览区”,享有“天下第一农民公园”之美称。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色在不知不觉中来到呈坎。呈坎村四周青山环绕,川河横贯村落,山明水秀,环境优美。来源:安徽新闻网视觉安徽
今天为大家推荐安徽的8处山水风光,趁着春天到来,去打卡吧。一、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不管是古人,还是我们现代人,都对山水情有独钟,对雄伟壮阔的江河充满向往。
皖东的琅琊山、皖西的大裂谷、皖北的皇藏峪、皖南的古村落。从东往西,从南到北,安徽各地的旅游资源,举不胜举,丰富到令你难以想象。比方说:
安徽旅游景点很多,特别是名山数不胜数。安徽不仅有山还有江河,早在元末明初时名扬天下的徽商故里就是今安徽省黄山市,这里遗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筑物群。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号称安徽三大名山,都是5A级景区。这篇文章主要推荐安徽比较有代表性的4A景点。
一起去旅行吧,说走就走哪种!人生你可以没有对爱情奋不顾身的冲动,但一定要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感受,去经历,去学会感动,无论来自风景的还是来自陌路人的,你的收获绝对值得你奋不顾身一次。1、皖南歙县及石潭村(适合背包类型:徒步)景点介绍: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安徽旅游景点排名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大家介绍安徽旅游景点排名情况,给出2016安徽旅游景点十大排行榜。2016安徽旅游景点排行榜第一位:安徽黄山黄山,中国5A级旅游景区、国
安徽一直是闲哥比较喜欢去的地方,一方面这里离无锡南通比较近,去安徽也就几个小时的旅程,比起动辄上千公里的自驾旅途舒服得多。另一方面,安徽特别是皖南的风景十分漂亮,不论是春夏秋冬,你若过去,总会有很多值得一看的风景。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大地,有黄山之瑰丽,九华之灵秀,皖江之浩淼,淮水之涛涛,引得一大批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这个五一假期,让我们迎着温柔熙风,北上体验皖北的风土人情,南下尽览徽州的秀美风光,畅游在安徽的山水古韵之中。
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简称皖,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 辉映,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水乡,有众口颂传的千年名刹,有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有雄伟壮观的都城遗址,纤巧清秀与粗犷雄浑交汇融合
长江、淮河和巢湖赋予安徽灵动水韵。”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勾勒安徽风骨。徽,美好,善也。春秋战国的老子和庄子启发民智,曹操、华佗、周瑜在三国风起云涌,朱元璋、陈独秀、胡适、邓稼先等,他们引领时代,照亮时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 1月17日上午,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安徽大剧院开幕,省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余康生 徐琪琪 江振焕 刘旸 项磊 摄影报道编辑 许大鹏。
暑热退场,中秋小长假近在眼前。近日,携程发布《2022年中秋及秋游预测数据报告》,黄山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赏月景区”之一。据景区气象部门预计,中秋假期,黄山风景区天气晴好,适宜旅游,三天的日出和日落概率均在60%以上,夜间适合赏月。黄山血月
中秋话团圆,共聚好时光。九月黄山,秋意渐浓,登高望远正当时。多彩的黄山之秋,在大旅行家徐霞客的眼中是“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明代诗人余绍祉则为黄山的秋天留下了“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千古绝唱。秋色渐浓层林染秋季黄山邀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