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5:46:56 | 浏览:2746
来源:【中国农网】
“沿湖下网荡湖船,网内纤鳞锦样鲜。灯火湖光儿女笑,鱼秧种得不须田。”这首流传了几百年的《枞阳谣》,在安徽省枞阳县可谓脍炙人口,描述了当地丰收时节欢乐祥和的景象。
枞阳,地处安徽中南部的长江北岸,是“桐城派”文化的发祥地,县域内水系密布,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在枞阳县丰富的水产品中,尤以国家地理标志商品“枞阳大闸蟹”最为闻名。
秋风起,蟹脚痒。眼下正是吃蟹的好时节,枞阳大闸蟹开始新鲜上市,成为老百姓秋季餐桌上的美味珍馐。
近年来,乘着新电商的东风,枞阳大闸蟹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逐渐“爬”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品牌效应也逐渐显现。大闸蟹也由此成为枞阳县最为著名的特色产业,带动了一方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野生小杂鱼当“零食”,枞阳大闸蟹养得个大体壮
中秋时节,在距离枞阳县城40公里的横埠镇中义村螺丝滩圩,当地村民宋有华划着一艘小木船,熟练地将水中的地笼捞起来。地笼里面,挂满了大大小小、活蹦乱跳的大闸蟹。
安徽枞阳当地蟹农正在捕捞大闸蟹。黄洋洋 摄
“好湖好水出好蟹”,螺丝滩圩属于枞阳县“母亲湖”白荡湖的水系。水若白练、碧波荡漾,故曰“白荡”。作为枞阳县的母亲湖,白荡湖是枞阳县最大的淡水湖泊,属于过水型通江湖泊,常年保持地表水II类水质,是国家级河蟹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白荡湖水系内,水域开阔、水质清澈、水草丰茂,盛产湖鲜,每年能捕捞起数十吨的大闸蟹。所产的大闸蟹“个大、色鲜、味美、质纯”,深受市场青睐,曾先后获得“中国农博会名牌农产品”“徽蟹十大品牌”等荣誉称号。2016年,以白荡湖大闸蟹为代表的“枞阳大闸蟹”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今年47岁的宋有华曾在江苏待了六年,专门从事大闸蟹养殖。想着家乡的大闸蟹品质丝毫不逊色于阳澄湖大闸蟹,宋有华萌生了回乡养殖大闸蟹的想法。2016年,他回到家乡,承包了螺丝滩圩的228亩水面,开始养殖大闸蟹。如今,他的养殖场已成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大闸蟹养殖,最关键的是要确保品质。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对水质、饲料都严格管控。”有着十多年大闸蟹养殖经验的宋有华说,在他看来,荤素搭配喂养,大闸蟹才会更健康。除了吃天然的水草,他还会专门捕捞野生小杂鱼,做成鱼饲料,来喂养大闸蟹,以此提高大闸蟹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所以他养殖的大闸蟹个个膏肥黄满、个大体壮。
“过去,基本都是线下销售,销路很难打开,而且缺乏品牌影响力。”宋有华说,去年开始,他和枞阳当地一家电商公司合作,现在他家一半以上的大闸蟹,都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出去了,销路不用愁,人也轻松多了,可以集中精力搞养殖生产了。同时,枞阳大闸蟹的名气也比以前更响了。
女白领回乡创业,将大闸蟹地摊发展为亿元企业
宋有华口中的电商公司,是枞阳县“85后”女孩方慧娟几年前创办的,她也是枞阳县最早的电商弄潮儿。曾是都市白领的方慧娟,多年前回乡创业,和丈夫一起,将一个螃蟹小地摊,逐渐发展为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85后”方慧娟放弃了都市白领生活,返回家乡,销售大闸蟹。黄洋洋 摄
1987年出生的方慧娟是土生土长的枞阳人,从小就吃枞阳大闸蟹,每每向外地朋友介绍家乡特产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枞阳大闸蟹。
2008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方慧娟先后在一家农业公司和一家外企工作。每次回家,看到农村的年轻人很少,留守的老人辛苦劳作,收入很低,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毕业于农业大学的方慧娟觉得,年轻人肯回去,农业才会有广阔的前景,她逐渐动了回乡“闯一闯”的念头。
2015年,方慧娟在外企的年收入已经有30万元,听说她要辞职回乡搞农业,父母非常反对。最终,方慧娟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亲朋好友的不解,辞职回乡,和丈夫在菜市场门口摆小地摊销售枞阳大闸蟹,开始了创业之路。
积攒了第一桶金后,方慧娟和丈夫又开了线下门市部,成立了主营地方特色农副食品的安徽省蟹之都贸易有限公司,并注册了“白荡里”商标,聚焦大闸蟹销售。
创业之路是艰辛的。公司成立之初,只有4个人,方慧娟夫妇二人既跑采购、销售,又当客服,还要做财务、打包等工作。因为线下销售不畅、回款周期长等原因,公司发展举步维艰,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年底账面只剩下5000多元现金。
转机出现在2017年。当时,新电商拼多多兴起,方慧娟瞅准机会,开了第一家网店,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一年之内陆陆续续开了20多家店铺。随着大闸蟹订单不断增加,方慧娟夫妇顺势将当地的土鸡蛋、土猪肉等特色农副产品纷纷搬到线上销售。一时间,枞阳土特产成了“抢手货”。在电商带动下,去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1.7亿元,仅枞阳大闸蟹,在拼多多平台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000万元。
及时抓住新电商平台兴起带来的发展机遇,迅速从传统销售模式转战网络平台,方慧娟成了枞阳大闸蟹名副其实的电商“第一人”。
闲暇之余,方慧娟还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大闸蟹。黄洋洋 摄
新电商助力,新农人变乡村致富带头人
本月初,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来临之际,拼多多上线“多多丰收馆”。方慧娟公司的大闸蟹、土鸡蛋等商品,集体入驻,销量可观。
方慧娟介绍,目前,公司的电商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70%,预计今年公司的年销售额能突破2.5亿元。
9月13日,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起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京启动。作为承办此次金秋消费季活动的唯一电商平台,拼多多于9月1日至11月30日上线“多多丰收馆”,投入50亿消费补贴,覆盖超50万款农副产品,惠及30万商家。消费者可通过拼多多app搜索“丰收节”关键词,在“多多丰收馆”领取专区补贴,购买全国各地的优质农品。
“拼多多的成长充分得益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始终与中国农民、农业在一起。”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今年丰收节为契机,平台还将围绕增供给、扩消费、稳产销、培人才、强科技、帮基建等6个方面深入推进助农惠农,给更多中国农民带来实惠。
致富不忘回报乡里。随着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销售数量的日益增长,目前,方慧娟的公司,对接了当地157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直接或间接带动2100余户脱贫户增收,提供脱贫户就业岗位30多个。
创业多年,方慧娟的公司获得了诸多荣誉。黄洋洋 摄
方慧娟说,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白荡里”品牌,借力电商,继续打造新的区域农业公共品牌,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余向东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最近几年,这些固有印象正在被快速取代,今天与安徽绑定的是“逆袭”“顶流”“制造业top10”这样的闪亮新标签。一个古韵悠远的文旅目的地。还是一个华东腹地的传统农业大省。你印象中的安徽是怎样的形象。今天的安徽究竟有多硬核。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因这句旅游宣传口号而闻名天下,享有“杜鹃花城”的美誉。这里还是奋进的红土地,跨越发展的新热土。杜鹃映红四月天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区位、丰富的资源,赋予这座千年古邑独特的魅力;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描
最美家乡大赛 魅力湖北大赏 江河湖北【全省唯一!咸宁入围全国20强 】4月20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1年1-3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其中,咸宁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13位,是全省唯一入选“20个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城市”的地级市。今年
8月6日下午,焦作市马村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区委书记师少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婕主持会议,康春生、申松奇、王峰、秦广东、孙光明、王满意、邱华东等全体县级干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传
蚌埠市淮上区一蔬菜大棚 蚌埠市淮上区区委宣传部供图蚌埠市淮上区一蔬菜大棚 蚌埠市淮上区区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安徽蚌埠6月8日电 (刘浩 怀萱)“人都往外走,村里留不住。”这是以前村民对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的描述。如今的双墩村已然换
大皖时局综合 据含山县人民政府发布11月6日消息,含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含山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人员名单。1、决定任命:郝甲林为含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鞍山市委组织部10月16日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显示,郝甲
三江汇流之地:安徽省池州市上图为:池州市火车站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市区),地处皖南,北临长江,东北与铜陵接壤,南连黄山、九华山,西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南与东南分别和本市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相接。总面积25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61.5万
根据安徽省亳州市发布的消息,需要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在外堂食或聚餐;不得在小区散步以及外出观影、观戏、观展;不得会客、参加聚会和讲座等人群聚集性活动;不得前往商场、超市、办公楼、餐厅等人群密集场所;不得
新京报讯 据安徽卫健委消息,2022年8月8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亳州市谯城区),在隔离管控中发现。8月8日0-24时,新增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例(宿州市埇桥区4例,蚌埠市怀远县2例)。截至8
近日,携程旅游对平台上百万级跟团游、自由行等度假产品大数据进行分析,发布了《2019年五一旅游账单》。数据显示,三亚、桂林、张家界、丽江、黄山、无锡、苏州、舟山、秦皇岛和北海成国内游十大人气度假目的地,其中,秦皇岛市上榜,位居第九。在很多人